|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Digest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PBworks 18 years, 3 months ago



報告主題

 

網摘的理論探討與實作


怎麼走

 

Digest



前言

本來一開始的構想本來是想做校園的Action Network,反正輔大校園裡要改的太多了,既然剩三個禮拜,就改天吧,時間太短,而且依照本島民族性,好像也不會長久,所以這個構想放棄,往比較容易的網摘(或稱網路書籤)下手,網路書籤要做簡單,但是我比較猶豫的要做什麼類,會不會只做單一類別太乏味,又或者是我一開始構想的批踢踢網摘,但是又會碰到瓶頸是批踢踢的文章大部分沒有意義,有用的也只會出現的精華區,灌水文通常也不會保留很久,除非版主跟你的品味相符,也認為他是好文去M,否則是不可能做,目前來說不可能,所以這個構想放棄,還是做安份一般的網摘好。


關於網站

 

 

產品名稱

Digest,目前傾向內容是做關於網路跟媒體這一塊的網摘。

 

目標族群

18歲到36歲,大學生到上班族為主,根據台灣網路使用人口調查,絕大部分的網路使用人口都是在這一區間內,所以我鎖定這一部份。

 

競爭者分析

我主要查過國內網摘的網站,我大致把它分成兩類:

 

一、一人網摘

國內應該只有一個專門以網摘為主的網站,那就是艾瑪隨處走走網摘,其他個人網摘都不是以網摘為主要功能為號招,而只是個人部落格加上網摘功能來達到分享的目的,艾瑪應該算是國內首創。

 

二、團體網摘

團體網摘部分,國內各大輪播網站好像都有做這部份,主要透過RSS串連跟網摘的標籤功能加以團體共同推薦,好處是團體力量能夠發揮比個人更強大的資訊過濾功能,相對的,網摘的品質與內容通常也會差距很大。

 

市場分析

一、優勢

目前市場只有一個形式競爭者艾瑪,但是網摘的方向還是不同,在市場還沒飽和狀態下,我想應該還是有生存機會。

 

二、劣勢

知名度不夠,這就牽涉到行銷策略中要如何吸引人到自己網站看網摘,一個剛起步網站好像都面臨到這個問題。

 

三、機會

市場需求,單就以網路資訊爆炸,大眾的資訊焦慮而言,無疑的網摘功能應該是提供一個解決之道。

 

四、威脅

所以網摘工具所處可得,個人部落格也盛行網摘,就好像7-11剛到台灣打不過到處林立的雜貨店一樣,網摘到處都有,我為什麼要到你這裡來看呢?

 

行銷策略

還在構思……..

 

 

版面設計

 

我之前構想是想把一份報紙頭版全部抽掉後放上網路會是怎樣去做設計,目前版面左右邊一個是主新聞區,一個是副新聞區,主新聞區會有一個Focus story搭配照片,照片當然是我自己找,Focus story目前只手動上稿,左方應該回會有幾則主要的網摘,放我自己覺得還算不錯的文章,最下方的副新聞區,傾向會放部落格輪播機制。

 

後來發現當放照片時,整體版面式的視覺焦點又太集中了,所以Focus目前只有放標題跟文章摘要而已,左邊網摘則是輸出列數改成30則,整體版面看起來比之前均衡。

 

 

更新頻率

兩天一次,我發覺有實後依天可能摘到十幾篇,當然也可能只摘一兩篇,來源數的不固定是更新的困擾,所以目前我還是傾向兩天一次。


理論基礎

 

社會性軟體(social software)沿革

 

在2000年2月,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發表了一份《網路與社會》報告。其主要論點就是,網路的大行其道導致人們陷入日益孤獨的境地。人們在網上的各種活動是以犧牲與家人、友人和社區的交流為代價的。

 

史丹佛的調查樣本是2689戶中的4113名成年人,調查發現,55%的美國人能夠在家裡或工作所在地上網,其中36%每週至少上網五小時。具體數據如下︰每週不足一小時,15%;1-5小時,49%;5-10小時,22%;10小時以上,14%。主持該項調查的政治學家Norman Nie認為,上網的時間越長,跟其他人的交往時間就越少。該研究還發現網路正在大規模地將人類的注意力從傳統的大眾媒體移開,有60%的上網者減少了看電視的時間,三分之一縮短了看報的時間。網路也使更多的人把工作帶回家,有四分之一的網友說他們在沒有減少上班時間的基礎上增加了在家工作的時間。

 

Norman Nie舉例說,如果某人六點半下班回家,整晚忙於發電子郵件,便沒有時間跟家人聊天,甚至聽不到人的交談,不跟親人擁抱。他警告說,當汽車被廣泛接受時,造成了沒有計劃的郊區化;當電視普及時,造成了政黨的衰落;如今網路即將普及,但整個社會對即將產生的重大變化沒有任何準備。大家都非常關注網路對於隱私的侵犯,但對網路的社會和心理影響卻認識不足。

 

《網路與社會》發表之後引起人們的激烈辯論。尤其是受到熱衷於技術的人士抨擊,認為這份報告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有人在100年前做過類似的研究的話,他們肯定會說電話是冷媒體,它削弱了諸如到別人家喝茶之類的傳統社會交往形式。網路並非取代了其他形式的通信和社會交往,因為網路增加了人們通信和社會交往的新形式。

 

何謂社會性軟體(social software)

 

社會性軟體指的是強調軟體的社會對話,如溝通與合作,而非軟體本身,我們熟知的email、irc,、bbs、usnet、IM、forum、blogs、wiki、等等都是社會性軟體的一種,網路書籤當然也是。

 

晚近的社會性軟體的提出跟Blog崛起相關,社會性軟體是是網路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種文化的抑或政治的表達。社會性軟體的原則是打破伺服器為仲介的體驗與離線的面對面的經驗之間的界限。社會性軟體關注社會資本,它所尋求的是一種雙向整合,一方面將網路整合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將日常生活整合到網路中。社會性軟體所尋求的是消除隔離的鴻溝。

 

社會性軟體的可能 (the possibility of social software)

 

如果社會性軟體被定位在形成社交活動的媒介,那麼社會性軟體(Social software)顯然不是初次發生,因為先前發展與現仍活躍的BBS、Email、Messenger等等軟體,建立起蜘蛛網式的人際網絡,但是是否可以有著另一種可能,可以進一步涉入公共領域?

 

1.參與式新聞

 

參與式新聞是指可以讓使用者(或者稱為閱聽眾)參與網站內容的實踐過程與創造新聞,向媒體生態貢獻知識,如BBC的Action Network、IndyMedia。Bowman和Willis更在「We Media」一文中定義參與式新聞為:一個公民或公民團體的行動,在新聞和資訊的蒐集、報導、分析和散播過程中,扮演一個主動的角色。參與的目的在於提供民主需要的獨立、可靠、正確、廣泛和相關的資訊。

 

南韓的Ohmynews為例,讀者創造新聞文章,編輯工作則由幾名全職編輯擔任。多數寫手為家庭主婦、學生、教授和其他公民記者。Ohmynews的公民記者超過三萬人,讀者超過兩百萬人。Gillmor認為,「Ohmynews網站是二十世紀新聞學的轉變,原本由組織告訴讀者 什麼是新聞,讀者只能選擇要不要買;到現在轉變為更由下而上、互動且民主的」。

 

閱聽眾可利用社會性軟體達到參與式新聞,如利用wiki集體創作開放文本來傳達資訊知識等,或只是利用部落格發聲,將一般大眾新聞媒體所忽略的議題放大呈現等,皆是社會軟體的可能。

 

2.公共新聞學

 

公共新聞學強調公民是公共事務的參與者,認為媒體必須在報導新聞事件時同時傳遞知識、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並且讓每一個受問題影響的人都能在報導中表達自己的聲音並且鼓勵記者和公民之間建立一種有來有往的對話者,公共新聞學落實在實務上,強調對公眾關心的政策議題進行建設性的報導。

 

社會性軟體可以強化集體溝通,利用網路虛擬社群來號招大眾行動,進而解決問題,如BBC的Action Network,不僅只是提供社會行動的知識方法,更近一步號招年輕人注意並行動解決周圍問題。

 

Web 2.0

說到社會性軟體就不得不提到Web 2.0,這項概念在台灣好像沒什麼人注意,不過對岸資料就一把,Web 2.0這個詞最早是由O'Reilly Media的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的 Craig Cline提出。

 

從1994 年網頁瀏覽器的出現,迅速地讓World-Wide Web在短短的幾年間,首度達到前所未有,一個真正橫跨全世界的超級資訊庫,所有的文件都遵照相同的格式提供出來,並相互串聯。

 

這一波的網路革命以使用者藉由瀏覽器作為窗口,享受到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應用服稱做是Web 1.0的時代。

 

Web2.0的概念形成於一群人認為這種資訊傳播方式的不對等與厭倦而想打破這種單純的模式,主要來說Web2.0的三個主意的概念是:

 

一、個性化:使用者也是消息源,傳統媒體對消息的控制將被減弱,消息傳播的管道因此發生改變。

 

二、真實化:在Web1.0時期,網路上都是虛擬社區、虛擬個體,但Web2.0的基本原則是真實,其社區將推廣實名制,即使每個人的名字不算真實,但個人資料起碼是可信的,這在社會性軟體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三、相關性:每個使用者以自身輻射出一個私有的可信賴的交際網路,無論是一度還是二度,都與每個人相關。

 

所以Web2.0不再是由單一中心往邊陲流動,而是點對點的資訊傳播,可以說是網路的去中心化,不但是伺服器的去中心,而是資訊流通的去中心化,最明顯的應用實例應該就是當紅的P2P軟體。不論是部落格還是網摘,都是試圖打破傳統的媒體形式的產物。


動手吧

 

網摘有什麼用

 

Mark在《新守門人:傳統媒體對 Blog 的反撲?》(註一)一文中提到對於部落格會風行形成的原因大致提出了三點:

 

一、Blog 是個人(Identity)的延伸。不管是個人Blog 是個人(Identity)的延伸。不管是個人看到、聽到、想到的事情,都可以放上 Blog。透過網路,讓個人透過網路無限的延伸,很重要的是 Blogger 不再受到傳統媒介的限制。

二、Blog 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透過迴響,我們可以跟任何 Blogger 在不受時空的限制下溝通與對話。這是傳統媒體上所做不到的,試問有哪一家媒體敢讓自己的文章讓讀者來評論呢?

三、Blog 是人與人之間的結合。透過引用,對同一件事物或話題有興趣的 Blogger 可以身處異地但是卻緊密的結合,形成一個虛擬的社群。

 

從三點也可以演伸到社會性軟體如何在網路時代風行的原因,網路不只是一個新聞與資訊的平台,而是結合溝通與對話,甚至是一個社交網絡。

 

那網摘到底有什麼用呢?如果要根據社會性軟體的解釋是分享自己看過好文章將其透過網摘的方式分享,受眾則是一群陌生的網路族,好聽一點是可以製造出一個與你興趣相投、品味相符的一個虛擬社群,甚至是一群人共同做網摘,其中的互動性應該大於一個人做網摘,但是做網摘跟部落格輪播感覺上有類似的地方,增加自己網站的曝光度?

 

朱小草在《中介者的權力:從網摘扯到結構洞》(註二)提到一點我覺得非常發人省思,他提到:網路從來就不是一個權力分散的network,它仍舊有一個hieraechy的權力關係存在,只是這時候,權力是集中在某些訊息中介者,而不是訊息發布者。而這些訊息中介者的reputation和trust,要比訊息發布者本身的reputation和trust還重要。

 

當一堆人試著要用網路去打破現實生活的權力結構時,像是媒體掌控整個社會輿論等等,但是現實是網路存在的還是建構在不平等之上,大眾、一般上網族每天上的還是那幾個有名網站,你要透過自己的媒體發聲,重點好像已經不在你是不是權威還是內行人看門道,而是當你的曝光度不足時,就不會受人矚目,能發揮的影響力有限,儘管在擲地有聲,茫茫網海也沒用。

 

太妃糖憂鬱狂歡節《網摘與躁鬱》(註三)說:「我覺得網摘根本就是因為資訊焦慮而萌生的,或是,因為有網摘而逼出更龐大的資訊焦慮。」

 

這句大概就把網摘的功用道盡。

 

守門人?

 

我實在不想提去這三個字,把網摘跟守門人放在一起實在有點沉重,傳統媒體的守門人,就要談到守門人理論了,一九四七年Kurt Lewin首先提出Gatekeeping,用以闡釋群體傳播中無形的門檻與濾器,Kurt Lewin認為唯有符合該群體約定俗成、成文或不成文規範的訊息才得以被傳播廣佈。

 

傳統媒體的守門人,可能是編輯、報老闆,數位時代的守門人,那數位時代誰來當守門人,或者是現再沒有一個媒體有資格去稱自己為守門人,在資訊超載的時代,人人都是守門人,因為太多資訊同時出現在你周圍,每個人幾乎沒有時間一一選擇他所需要的資訊,所以幫助人們過濾這些訊息的人,自然而然成為守門人,或者應該稱呼他為編輯?

 

電子商務裡面提出一套資訊過濾器的概念,或許比守門人觀點還更貼網摘,守門人感覺就是一種權力觀的上對下。

 

資訊過濾器是指將是將有關與無關的資訊自動分類的方法,它包括:

一、剪輯服務:可從資料庫己經發表的報導追蹤新聞主題和取回文章。

二、個人化的Web服務:對個別的Web到訪者提供產生個人網頁內容的能力。

三、協同過濾:是一種個人化的服務型態來預測使用者的品味。

 

拿Google為例,Google的個人化搜尋與個人訂閱新聞的服務其實就是一種資訊過濾器。


得到什麼?

 

心得與感想

 

一、還是標題重要

 

傳統媒體中,學會下標題這件事應該是編輯的基本功,下標題感覺跟網摘沒什麼關係,實際上還是大大有關喔,標題決定了點閱率,當然做網摘時你有兩種選擇,一個是忠實的呈現原文標題,一個是自己選擇下標,前者的好處是爭議比較少,而且有應該如此,但是如果你摘的東西其實很有趣,內容也不錯,但是原作的標題卻是如此平凡時,那麼下標也許是你的選擇之一。

 

拿我前幾天挑個一篇「從windows 1.0到windows XP」為例,截至昨天為止,點閱率只有一,我想了好幾天,自己從新點進去看後,發覺除了英文隔閡之外,可能很多人都摸不著頭緒,這篇是在幹嘛吧,也許我應該改成「從windows 1.0到windows XP截圖」,也許這還不夠好,但是已經說明這篇文章是把windows歷代演變抓圖呈現出來。

 

最好的標題是用一句話能把整篇故事交代出來,但是也有另一種標題殺人法,你想要誰紅,標題就可以怎麼改,標題賦與文章意義,雖然這個標題只是你下的連結,連過去還是原文本來的標題,但是受眾在點這個標題時,我已經適度傳達我的意義在你腦海中,所以我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在導引我的讀者。

 

二、滿足閱眾需求

 

很多人以為網摘只是單純的分享給大眾,我看過的好文章好資訊,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專業網摘網站就應該注意到你的讀者喜歡看怎麼樣的文章,這樣好像跟傳統電子媒體注意收視率沒什麼兩樣,但是我覺得還是重要的。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一味挑自己興趣的文類,而忽略閱聽眾的需求,就算你的網摘在摘出什麼別人看不到的資訊也是沒用,將像蘋果的迎合市場口味去調整自己報紙的走向一樣,支撐媒體是閱聽眾。

 

我每天會定時去看我所摘的文章哪些點閱率高,這些文章有什麼共通點,知道我的讀者群大概想要知哪方面的資訊,那麼這樣我就會再做文摘的時候多注意一點,適時的調整一下比例。

 

也許這種觀念很市儈,但是一個媒體有了固定的讀者之後,才能發揮影響力,在培養讀者之前,你就必須先滿足讀者的需求吧。


注釋

註1:Mark《新守門人:傳統媒體對 Blog 的反撲?》

註2:朱小草《中介者的權力:從網摘扯到結構洞》

註3: 太妃糖憂鬱狂歡節《網摘與躁鬱》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